周边
典籍
名句
标题
作者
综合
关闭
著名诗人
诗词标签
诗词周边
诗词名句
年代诗人
诗人故事
史书典籍
词牌名大全
著名诗人
诗词标签
诗词周边
诗词名句
年代诗人
诗词列表
史书典籍
诗人列表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岑参
王维
孟浩然
欧阳修
李商隐
张九龄
黄庭坚
司马相如
陆游
李清照
苏轼
范仲淹
范成大
杜牧
贺知章
王安石
柳宗元
王勃
李贺
陈子昂
辛弃疾
描写山水
田园诗
送别诗
爱情诗
励志诗
边塞诗
爱国诗
悼亡诗
战争诗
励志诗
写景诗
全部
歇后语
谜语
对联
成语
诗词知识
诗词历史
抒情
四季
山水
天气
人物
人生
生活
节日
动物
植物
食物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朝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四书
五经
演义小说
四大名著
二十四史
全部
首页
>
古诗文列表
>
郭祥正的诗
> 访隐者
《访隐者》
年代:宋代 作者: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分类标签:
隐居
生活
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沿着山崖上的小路,脚踏着深青色的崖壁,半山坳的山泉和岩石被寒冷的云朵环绕着。
隐者饮着自己酿制的好酒不出家门,残花落满地面,丝毫没有人的行迹。
注释
①径:小路。
②崖:山崖。
③苍:深青色。
④坞:山坳。
⑤抱:环绕,围绕。
⑥山翁:指诗题中诗人所访的隐者。
⑦酒熟:酒酿制结束。
参考资料:
1、
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第110-111页
赏析
这首小诗,前两句写“访”。诗说一条小路,沿着山崖,靠着青翠的山壁,直通向山的深处,山中寒云缭绕着山泉危石。诗极力铺写了隐者所居之地的环境,通过这幽深静阒的环境,突出隐居在这里的人的避世脱俗、高蹈绝尘的襟怀,未写人而人已呼之欲出。第一句的诗眼“踏”字下得很切,呼应诗题“访”字,使山景是作为诗人在来访途中所见,山路与山坳的两组景色也分出了先后层次,益显得山高幽深。如改成“近”、“贴”等类词,便成了单纯写景,跌入下乘。第二句的“抱”字,形象地刻绘出泉水蜿蜒、山石清秀、云气缭绕的景况,很见锤炼之工。
三、四句写隐者喝着自酿的酒,颓然醉倒,足不出户,门外落红满地,无人洒扫。这两句不直说隐者之高,只是通过他疏懒闲适、脱略形骸的生活,表现他与世无争、万事不关心的淡泊情怀,与宋邵雍《安乐窝》绝句中的后两句“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极为相近。诗即事达情,与上两句的景物描写合成一个整体,由此表达自己对隐者的崇敬。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出仕与归隐是一对矛盾。由于自身的抱负与向往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便促使诗人们转而赞美自然,赞美返回自然的隐士。自从陶渊明热衷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的生活以来,不少诗人讴歌无忧无虑、沉湎自然的生活,要“独无外物牵,道此幽居情”(韦应物《幽居》)。发展到最后,把疲倦于现实生活的观念进一步变化成疲倦于一切,连日常的应酬、洒扫,朋友间的来往也不放在心上,以门外青苔、落花不扫、人迹不到为高,如贾岛诗所述“自从居此地,少有事相关。积雨荒邻圃,秋池照远山。砚中枯叶落,枕上断云闲”,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郭祥正这首诗的三、四句,赞赏隐士闭门饮酒,门无人迹,落花狼藉,也是这种思想的延伸,可视作中国写隐士的诗的共同点。
郭祥正介绍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郭祥正的诗词全集
著名诗人
诗词标签
诗词周边
诗词名句
年代诗人
诗词列表
诗人故事
史书典籍
诗人列表
词牌名大全
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