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大凡兵力分散就力量薄弱,兵力集中就力量强大,这是兵家通常所熟识的一般原则。倘若我军分兵屯驻多处,敌人如以大军向我进攻,我就应当集中兵力予以迎击。诚如兵法所说:“应当集中兵力时而不集中,就成为自己削弱自己的‘孤旅’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吐蕃军大肆入侵,企图报唐军进驻新城之仇。吐蕃军一大早就迫近唐军营阵。由于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唐军人人产生畏惧情绪。但唐军将领王忠嗣,却以无所畏惧的姿态策马迎战敌人,他挥军向敌人左右两翼奔驰突击,矛头所指,敌人无不惊惧而退。唐军如此反复冲击,杀死敌军数百人,致使吐蕃溃不成军。王忠嗣乘敌溃乱不堪之机,集中三军兵力对敌实施猛烈侧击,终于把吐蕃军打得大败。
解析
本篇以《合战》为题,旨在阐述合兵以击敌(亦即集中兵力击敌)的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这是用兵的一般原则。在防御作战中,对于以优势兵力向我进攻之敌,也应当合兵(集中兵力)去迎击它。本篇引自《唐李问对》的“聚不聚为孤旅”,孤旅,谓孤立无援的军队;句意是,应当集中兵力而不集中时,就成了自我孤立的军队了。集中兵力乃是夺取战争主动权、改变敌我态势的首要条件,是实现在战略上以少胜多、在战术上以多胜少的根本手段。因此,无论是进攻作战,还是防御作战,集中兵力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作战原则。本篇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秋,进驻新城的唐军在叶蕃重兵的进攻下,正面临着“众寡不敌,师人皆惧”(见《旧唐书·王忠嗣传》)的严重形势。但是,身为唐军将领的左威卫郎将王忠嗣,却临危不惧,指挥若定。他先以骑兵向叶蕃军左右两翼实施侧击,打乱了敌人的进攻部署,尔后集中三军主力,乘敌混乱溃退之机,实施大规模反击,一战而大败叶蕃军,取得了新城保卫战的胜利,创造了“合兵击敌”的成功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