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诗人
  • 诗词标签
  • 诗词周边
  • 诗词名句
  • 年代诗人
  • 诗词列表
  • 史书典籍
  • 诗人列表
  • 首页 > 古诗文列表 > 佚名的诗 > 公输 > 文言现象

    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吾既已言之王矣 言:名词作动词,说,告诉。
    吾义固不杀人 义:名词作动词,善良坚持道义。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机变:动词作名词,巧妙的方式。
    虽杀臣,不能绝也 绝:形容词作动词,杀尽,杀光。
    义不杀少而杀众 众:形容词作名词,少量的人,众多的人。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名词作动词,入侵。
    犀兕麋鹿满之 满:形容词作动词,充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守圉:动词作名词,守圉的方法。
    公输盘之攻械尽 尽: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古今异义
    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  
    所以 古义:用来....的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领土,土壤。  
    虽然 古义:虽然如此 今义: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的连词。  
    金 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 今义:今常表示“金银”的“金”。  
    文 古义:刺花纹,彩饰 今义:常指字和文章。  
    胡 古义:为什么 今义:姓氏。

    一词多义
    ⑴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替。
    子墨子解带为城 作为
    夫子何命焉为? 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必为有窃疾矣 是。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后面的“为”:制造。
    以牒为械 当作。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表判断动词,是
    ⑵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动词,会见。
    于是见公输盘动词,召见。
    胡不见我与王 引见
    ⑶类:不可谓知类 动词,事理.
    为与此同类 名词,种类.
    ⑷子:子墨子闻之 子(第一个)夫子,先生;子(第二个)尊称。
    愿借子杀之 子,您
    ⑸说: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请说之 说,陈述,解释
    ⑹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但是
    ⑺之:子墨子闻之 代词,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者,成,将以攻宋”这个消息
    宋何罪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吾既已言之王矣 代词,代这件事
    愿借子杀之 代侮臣者
    荆之地方五千里 的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这种
    请说之 代词,代这件事
    宋无罪而攻之 代词,代宋
    犀兕麋鹿满之 代词,代云梦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助词,的
    守圉之器 助词,的
    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助词,的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助词,的
    ⑻起:起于鲁 出发、动身
    子墨子起,再拜 起身
    ⑼以:将以攻宋 凭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认为 以牒为械 用
    ⑽于:胡不见我于王 向
    今有人于此 在 起于鲁 从
    ⑾争(四声):争有所余:动词,争夺
    知而不争:谏诤
    ⑿已:然胡不已乎 停止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已经
    ⒀文:舍其文轩 花纹彩饰,形容词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 文理
    ⒁虽: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虽然
    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

    通假字
    1、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2、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4、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5、知而不争(通“诤”,劝阻)

    主要虚词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相当于“的”;也可译为“这类的”。
    愿借子杀之——他。
    子墨子闻之——造云梯攻打宋的事情。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子墨子之守围有余——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标志。
    吾既已言之王矣——造云梯这件事。
    2.而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承接。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表转折,“却”。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表承接。
    公输盘诎,而曰——表转折,“却”。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表转折,“却”。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表转折,“却”。
    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表承接。
    3.于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从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到
    荆国有余于地——在……方面。
    胡不见我于王——引进动作对象。
    今有人于此——在。
    4.以
    吾知所以距子矣——用来。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
    以牒为械——用,把。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邮箱:Info@shangshiwen.com
  • 著名诗人
  • 诗词标签
  • 诗词周边
  • 诗词名句
  • 年代诗人
  • 诗词列表诗人故事
  • 史书典籍
  • 诗人列表词牌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