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诗人
  • 诗词标签
  • 诗词周边
  • 诗词名句
  • 年代诗人
  • 诗词列表
  • 史书典籍
  • 诗人列表
  • 首页 > 古诗文列表 > 苏轼的诗 > 泗州僧伽塔 >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年,我乘船南下,停泊在汴水边,逆风刮了三天,黄沙阵阵扑面。
    船上的舟子都劝我去向僧伽寺祈祷,果然,一炷香还未烧尽,旗子已哗哗向南舒卷。
    船走得快如飞箭,转眼间长桥失去了踪影,到龟山还不到吃早饭的时间。
    最高尚的人从不厚此薄彼,我呢,满足了自己的私心,为得到顺风而欢欣。
    耕田的人要下雨,收割的人要晴天;离去的人要顺风,来的人又对逆风抱怨。
    如要让人人祈祷都如愿,老天爷岂不是一天要万化千变?
    我如今自身与世俗两不相关,去没有什么追求,来也没什么留恋。
    能走得快些固然很好,走不了也无所谓不便。
    每次到这里都去求神,神一定也感到厌倦。
    往昔韩愈诗所说拔地三百尺的高塔,如今见到的已不是澄观苦心经营所建。
    僧伽塔啊,你若不嫌我带来的俗尘玷污了你的丹梯,请让我登上你,饱览群山环绕下的淮河两边。

    注释
    ⑴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北。僧伽(qié):唐高僧,西域何国人,俗姓何。龙朔初入中原,卒葬泗州,建塔供养,即僧伽塔。
    ⑵汴:汴河,在徐州合泗水东流入淮。
    ⑶旗脚转:指改变了风向。
    ⑷长桥:在泗州城东。
    ⑸龟山:在泗州东北的洪泽湖中。传大禹治水获无支祁,镇于此。
    ⑹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这里指僧伽。
    ⑺便:便利。
    ⑻刈(yì):收割。
    ⑼遂(suì):如愿,顺意。
    ⑽悠悠:遥远莫测。
    ⑾“退之”二句:指韩愈《送僧澄观》诗。僧伽塔遭水漂火焚,贞元十五年由僧澄观重修,为著名建筑师喻浩所设计。韩愈诗纪建塔始末,中云:“清淮无波平如席,栏柱倾抉半天赤。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影沉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藉藉。”澄观,唐代名僧,曾重建僧伽塔。
    ⑿俗士:出家人目中的普通人,是作者自指。丹梯:指塔中的梯子。
    ⒀淮甸:指淮河一带地区。甸,城外名郊,郊外名甸。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邮箱:Info@shangshiwen.com
  • 著名诗人
  • 诗词标签
  • 诗词周边
  • 诗词名句
  • 年代诗人
  • 诗词列表诗人故事
  • 史书典籍
  • 诗人列表词牌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