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诗人
  • 诗词标签
  • 诗词周边
  • 诗词名句
  • 年代诗人
  • 诗词列表
  • 史书典籍
  • 诗人列表
  • 首页 > 古诗文列表 > 李贺的诗 > 高轩过 >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背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联镳盛事”。王定保在《唐摭言》中煞有介事的写道,韩愈和皇甫两位一同拜访李贺时,贺年仅7岁,“总角荷衣”出迎,并作《高轩过》答谢。而《新唐书》未考辨,承其误,将此事收录。读过诗读者不难看出,诸如“秋蓬”、“死草”、“垂翅”这些意向表达的是长吉遭谗落第后的颓伤情感,不应该出于小孩之口。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李贺再赴长安寻求政治出路,途经东都洛阳,仍居仁和里。韩愈和皇甫湜(二人支持李贺应试,韩愈更作《讳辩》为贺辩护)联骑到访,慰藉遭谗落第的李贺。李贺感激之余,写下了《高轩过》一诗。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邮箱:Info@shangshiwen.com
  • 著名诗人
  • 诗词标签
  • 诗词周边
  • 诗词名句
  • 年代诗人
  • 诗词列表诗人故事
  • 史书典籍
  • 诗人列表词牌名大全